返回首页 设置成为主页

三分钟加入重信网: 会员鸽舍加入 俱乐部加入 公棚加入 协会加入

中国鸽友为什么疯狂追求“千公里当日归”?

作者:admin 点击:1265次 2015/04/03 17:20


现象:重奖千公里当日归
 
    不知何时开始,千公里当日归成为中国鸽友的共同目标。或许就如同当年追求超远程一样,只要能够超越欧美,打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信鸽赛事,中国鸽友的自豪感便能油然而生。
 
    于是,在当前短平快盛行的时代,当千公里当日归成为一种奢望,某个组织单位说要重奖千公里当日归的时候,就自然而然地迎合了中国鸽友的那种赌性,关注少不了,其他单位便也开始纷纷效仿:
 
    2011年,湖北金沙、翔祥赛鸽俱乐部提出:十万元巨奖千公里当日归分速最高的冠军鸽。
 
    之后,重奖千公里当日归似乎成为湖北金沙俱乐部的一项传统,而各地赛鸽组织则纷纷效仿,推出过自己的重奖千公里当日归办法。
 
    1、石家庄裕通俱乐部:春季1000公里比赛,俱乐部出资10万元,重奖1000公里当日归巢鸽,所有当日归巢鸽均分10万元。——2015
 
    2、宁夏回族自治区信鸽协会:宁夏回族自治区信鸽协会2015年全区1000公里联赛,承办单位吴忠市信鸽协会拿出5万元,另奖励1000公里当日归巢信鸽(当日归巢鸽均分5万元,如当日无归巢鸽,5万元累积下一年千公里当日归继续奖励)。——2015
 
    3、金沙赛鸽俱乐部 天津市信鸽协会:天津—湖北千公里对抗赛,为履行金沙赛鸽俱乐部承诺,本届友谊赛延袭设立当日归巢鸽重奖举措。为此,承办双方决定各投入5万元(合计10万元)奖励基金,以奖励当日归巢鸽。——2014
 
    4、成都市信鸽协会:成都市信鸽协会1000公里联赛,为鼓励打破历史以来千公里放出当日无鸽归巢的记录,放出当日归巢的奖赛鸽奖励3万元。——2013
 
千公里当日归有多难?
 
    “中国人并不比外国人笨,中国的鸽子也绝不比外国的差!”
    “巴塞罗那能够千公里当日归,我们也能!”
 
    这就是中国鸽友经常听到的口号,似乎只要比赛难度大点,空距在千公里级别,就一定要和巴塞罗那扯上关系。当然,颇为讽刺的现实是,在那些“重奖千公里当日归”的赛事中,却始终没有见到当日归巢鸽的影子。千公里当日归这么难吗?
 
    在这个问题上,作为中国信鸽运动发源地的上海自然首当其冲,于是在1997年,通过放飞15700多羽的鸽海战术,上海信鸽协会成功实现了这一目标。1998年,辽宁沈阳769羽赛鸽放飞1000公里邯郸当日归巢98羽。1999年,鞍山335羽赛鸽放飞孙吴当日归巢199羽;公主岭82羽赛鸽放飞德州当日归巢14羽。之后,江苏信鸽协会不甘人后,于2004年通过鸽海战术,放飞3万多羽赛鸽,成功实现了这一目标。
 
 
    要说,在追求千公里当日归这个问题上,江苏和四川最为典型。
 
    江苏:2004年实现千公里当日归
 
    江苏经验:首先是“人和”,这就是领导决策的科学,赛事准备的充分,组织工作的得力。据说该赛事的立项、赛点的确定、放飞时间的调整,都是经过反复研究和论证的。二是“地利”,这就是得天独厚的黄金赛线。三是“天时”,这就是老天爷帮忙。他们拥有了最佳的天气、最佳的气温、最佳的风向!
 
    四川:依旧没能实现千公里当日归
 
    四川经验:川鸽从70年代末放1120公里的山西太原,到后来80年代的1000公里山西霍县、90年代的山西介休、陕西神木,2000年前后开始的陕西榆林;超过10万大数的赛鸽放上去了,最好年份的归巢率不过30%多,考虑到此级别的严酷,国际公认最理想平均归巢率也是40%左右,可最大的遗憾是从未有一只“千里陕北当日还”。
 
    看来,千公里当日归除了鸽海战术之外,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天时地利的配合。而以中国的地形地貌特征,实现千公里当日归的难度其实不亚于实现超远程有效归巢!
 
    无怪乎,鸽友dongguo教授才发专文论述:改放南线 川渝可望千公里当日归   
 
为何重奖千公里当日归?
 
    千公里当日归确有难度,为了实现“千公里当日归”而引入重奖也就理所当然,所谓“重赏之下,必有勇夫”!
 
    鸽友火凤凰鸽舍就认为,千公里当日归应重奖:信鸽运动竞翔比赛,本舍认为还是以千公里为主流,鸽子不能越飞越近,虽然其成熟早、速度快,但还是难掩其不稳定性。如果只拿500公里的鸽子做种,不掺千公里鸽子的血统,下代很难想象。金沙十万重奖千公里当日归冠军,给中国鸽界起了个好头,各地协会应该重视千公里比赛,充分对鸽友进行引导。
 
    龙口佳成鸽舍则为重奖奖励千公里当日归点个赞:我的观点是,协会和俱乐部筹措资金重奖千公里当日归的鸽主,更有助于鸽友培养中长程鸽子的信心,也为鸽友挑选公棚鸽的种打下了坚定的基础。现在的公棚越来越难打,有很多的鸽友就是只考虑到快而忽略了稳,也导致了现在的鸽子速度是快了,但稳定性和长距离的归巢能力有所降低,有多少的长距离好鸽子没有发挥出来它们的竞翔能力而被鸽主淘汰。
 
图:2011长春千公里当日归冠军
 
    除此之外,综观中国当前赛鸽千公里赛事,整体情况不容乐观,东光天宇鸽舍认为,中鸽协和省市协会都要重视千公里比赛,将其列为常规赛事,用统一管理足环的收益,设立千公里经典赛事基金,经常组织联翔,重奖鼓励。
 
    其实,鸽友的观点无非是印证那句口号——“中国的巴塞罗那”:国家协会也应设立一条或几条黄金赛线,打造中国的巴塞罗那赛线,使中国也能跻身国际超级信鸽、高价信鸽、出口信鸽大国一列。
 
追求千公里当日归有必要吗?
 
    如前述两位支持“重奖千公里当日归”鸽友的观点,重奖千公里当日归可以推动中长程赛事的开展,而千公里赛事的丰富必将带动中国赛鸽提高“稳定性”,并助益于培养中长程鸽种!
 
    然而,想以重奖千公里当日归来推动整体中长程赛事的开展,则是异想天开,毕竟千公里当日归与开展中长程赛事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。就像中国鸽友“热衷”的超远程一样,虽然年年都在喊,呼声极高,然而能够真正参赛的却越来越少,给人以“叶公好龙”之感。而对比巴塞罗那国际赛,中国鸽友所追求的千公里当日归同样是“叶公好龙”!
 
图:2014巴塞罗那信鸽赛司放现场
 
    要知道,欧洲千公里速度赛标杆巴塞罗那100多年历史上,当日归仅仅5次,不对,再加上2014年,也仅有6次。你可能要说,“巴塞是在上午8-9点开笼,如果提前到5-6点开笼,必然有鸽批量到达”,此点没错,但巴塞罗那定位就是长程隔夜赛,组织者的初衷就是要让信鸽过夜。一方面通过过夜来淘汰那些意志不坚定,要钻别家鸽棚的“伪劣远程赛鸽”;另外一方面,巴塞组织者的共识就是信鸽有效一口气飞翔时间不超过14小时,通过延后开笼时间,人为导致距离最短的当日也无法到达,逼着信鸽落地休息,也体现欧洲赛鸽“以鸽为本”人文主义关怀的特性。
 
    由此可见,千公里当日归与千公里次日归,赛鸽水平的差距并没有中国鸽友想象中的大,重奖千公里当日归在所谓的“打造中国巴塞罗那”,“培育长程鸽系”的目的上,是没有道理的。甚至于,追求所谓的千公里当日归有虐鸽之嫌,赛鸽能够承受的飞行时间是一定的,而实际上,就算把开笼时间提前,中国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千公里联赛的当日归依旧难得一见。
 
    中国式的追求就在那句口号——“外国人能做到的,咱们也可以”!当然,“重奖千公里当日归”可能也仅仅是一句口号,一个噱头……